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术室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
危机总是带来碎片,动摇、瓦解人和组织的生存系统。在危机碎片面前,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坐以待毙;而应该省察它的存在,防微杜渐、有备无患;修复它,让系统持续正常运转。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1]。危机管理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为应付各种危机情境进行的战略规划决策、动态预警控制、应急训练管理等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2]。
护理危机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在医院护理危机爆发前的预防、预控危机,并于危机爆发后以迅速有效的方法控制解决危机,尽量避免和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最终从危机中获利[3]。手术室医院的中枢科室,手术室护理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用危机管理的三范畴模式:危机战略规划,危机预控,危机应急管理[1],对现存的或潜在的手术护理危机进行战略规划、制定对策,在工作中严加防范,确保手术护理安全。
1危机战略规划
1.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护理管理者应培训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让护理人员认识到危机管理不只是医院管理者的事,也不仅是护士长的职责,而是护理人员都应参与的事。护理人员工作在第一线,与患者接触交流最多,发生、发现护患医患纠纷的隐患最直接。因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提高护理人员对危机征兆的敏感性,及时沟通,及时干预,重视危机管理。
1.2危机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与修正,明确危机管理的使命、权责和流程。
1.2.1完善手术医疗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并循证、适时地进行维护和修正。
1.2.2建立医院通用的及本科室特有的危机应对制度我们针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不断地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包括护理工作一般制度、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危机防范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医护沟通记录签名制、患者术中抢救流程和外出参加抢救预案等。护理管理者要让每位护士明确工作的目标和内容,明确自己的权责和各项工作流程及护理危机应对制度;并注重加强执行力,在执行过程中强化协作精神。通过护士彼此之间的监督、提醒,可以有效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提高防御危机的能力。护理管理者应做好环节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
1.2.3科室成立质控小组,将管理手段细化到最小单位,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从而有效地处理危机,化解手术护理危机。我科成立有8个质控组:手术室环境质控组、安全核查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精密仪器质控组、手术器械质控组、技术操作质控组、高危药品质控组、护理文书质控组;展开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利用晨会交班,及时通报、讨论危险程度较高的护理危机,表扬、学习处理较好的高危事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3危机管理战术框架的勾划、论证和执行
1.3.1重点患者管理制度重点患者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概念,从问题管理与危机管理的角度出发,通常是指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可能存在或者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患者。重点患者包括:高龄患者、病情危重患者、高费用的患者、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患者、长期住院的以及曾经对医院服务表示过某种或某方面不满意的患者等[4]。那么,针对手术护理,重点患者是指在围术期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比如可能存在血管不易穿刺的、手术易导致压疮的、术中可能出血较多的、手术风险较高的等患者。重点患者管理制度的原则:①预防为主;②全员参与;③有效沟通。重点患者管理制度的步骤:①识别重点患者(术前访视);②交班重点患者(晨交班汇报);③重点患者重点照顾(手术皮肤压疮等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④重点患者重点沟通,即科主任、护士长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1.3.2重点环节管理制度我们根据帕累托原理-80/20规则:抓住关键的20%,就可以取得80%的收获;否则20%的失误,足以毁掉80%的成果。严格落实“围手术期护理与患者的安全性-全球战略”,杜绝重点环节的手术护理危机发生。
1.3.2.1手术前期的安全护理认真确认手术部位标识,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真正做到无部位标识不接患者,未安全核查不进行麻醉。
1.3.2.2手术中期安全护理认真清点,保证手术用物计数正确;想方设法,安全摆放手术卧位;三查八对、双人复核,保证术中用药、输血准确安全;规范操作,确保手术电刀和仪器的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
1.3.2.3手术后期安全转运患者的护理严谨细致,确认手术患者引流管功能安全;安全转运,严防手术患者跌落。
2危机预控
2.1危机预警是指组织采取各种方法对危机的诱因及危机的征兆进行事前监测和评判,并据此做出危机警示的管理行为[1]。
2.1.1手术室危机预警体系和流程我们根据急性创伤绿色通道的管理要求,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和预警流程,以及手术室护士应急召唤网络图;并进行演练、调整、完善,明确了紧急状态下物资、人员调配和补充的职责和权限等。
2.1.2通畅的信息渠道是获取“预警”信息的重要保证我们让每位手术室护士成为预警体系中的“报警员”和控制员,不仅扩展了信息来源的渠道,同时赋予了每位手术护士新的职责,强化了手术护士的危机意识。信息的沟通包括同事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护士与管理者之间[5]。我们根据手术护士的“预警信息”成功处置了手术室外的突发危机,并完善、修定了抢救预案-外出导管室的抢救预案和ICU床旁开胸止血术的应急预案。
2.2危机应对训练有研究表明,78%的危机是因管理不当引起,只有14%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几乎所有的危机发生之前都有预警信号[2]。所以,我们对危机应急方案的训练应常抓不懈,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沉稳应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个关于“最牛校长”的故事就是危机应对训练的成功典范。
2.2.1我们根据可能发生的手术护理危机,进行针对性模拟训练。比如,患者术中大出血抢救的应急处置,术中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置,术中突然停电的应急处理,术中手术室失火的应急处置等。同时,我们也注意收集护理危机处理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2.2.2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制定了手术室预警系统,包括:各种管道脱出的预防及应急预案,手术物品清点的预防及应急预案,手术麻醉科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及预防措施,患者发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仪器设备发生问题时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停水、停电、火灾等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群死群伤的预防及应急措施,出现手术护理过失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等;并进行模拟演练,有针对性地对科室人员进行宣教、指导,使科室所有人员在危机发生时能沉着应对,使损害降到最低。
3危机应急管理
3.1决策确认危机,积极应对:危机一旦发生,管理者必须正视现实,做好危机评估(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冷静分析,积极果断寻找补救措施;并根据事态的发展灵活应变,争取在短时间内将危机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一旦危机发生,在没有结论时,一定先给一个建设性的态度-赢得信任,让建设性的态度赢得时间!任何冲突、危机、纠纷,记住“点灯”照亮彼此,而不要“点火”。切记,千万不要把大火引向邻居。
3.2执行
3.2.1有效沟通护理危机一旦发生,护理管理人员应适时、适当、适宜进行沟通,通过坦诚的态度,争取得到理解和谅解。因为不信任时,再纠缠事实已毫无意义。沟通时,确定由一人负责,统一意见后再沟通,必要时寻找第三方意见领袖。沟通时没有比“倾听”更好的策略,没有比诚实更安全的保护。“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一定要给足“面子”。给了“面子”灯就亮了,驳了“面子”火就着了。
3.2.2及时记录我们应如实及时记录危机发生的诱因、经过、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以及护理危机处理方法和过程等。妥善保管各种记录和表格,防止随意更改。必要时,按《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
3.3恢复危机管理的诸多理论都把“恢复管理”作为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组织在危机紧急事态得到遏制后,通过持续性的策略恢复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以重塑组织形象、重建利益互惠机制的管理行为[1]。恢复管理的目标是“转危为安、化危为机”。
3.3.1“转危为安”是关注危机的负面影响,以求补救我们应客观分析危机产生的诱因、责任,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使全体护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弥合危机带来的损害和伤痕;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3.3.2“化危为机”是着眼危机的正面影响,以求超越我们应利用危机带来的机会,对组织的运行机制、形象系统和价值系统进行重组、优化和改善,使组织获得新的发展。
“危机”希腊字意即决定或转换点,而汉语中则含有危险和机会之意。危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危机是教育的一个契机。在手术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护理管理者需要不断转变观念,对医院潜在的手术护理危机进行预警、监测和妥善处理,把发生的护理危机变成推动手术护理工作持续发展的契机,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高效、创新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2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区域之一,承担着拯救生命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手术室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易燃的消毒用品以及处于麻醉状态下行动不便的`患者,火灾风险不容忽视。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院的`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消防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xxx
成员:xxx
职责:全面负责火灾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制定应急策略,调配资源。
2. 灭火行动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3. 疏散引导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组织手术室内的患者、医护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4. 医疗救护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5. 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与外界的联络,及时报告火灾情况,传达指挥中心的指令。
二、预防措施
1. 定期对手术室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2. 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
3. 保持手术室通道畅通,标识清晰。
4. 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三、应急响应
1. 火灾报警
发现火灾后,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呼喊,并按下附近的火灾报警按钮。
通讯联络组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的位置、火势大小、人员被困等情况。
2. 初期灭火
灭火行动组迅速取用附近的灭火器、消火栓等进行灭火。
同时关闭手术室内的氧气、电源等设备,防止火势蔓延。
3. 疏散逃生
疏散引导组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清晰、镇定的声音引导患者和医护人员疏散。
对于无法自主行动的患者,使用担架或其他设备进行转移。
4. 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组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救治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四、后续处理
1. 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配合消防部门进行调查。
2. 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统计。
3. 组织相关人员对火灾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本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3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案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1、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人员应按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的运送工具密闭运送医疗废物。
2、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车倾翻、运送人员受伤等严重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和医务科,以上科室负责人员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通知医院防保等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3、办公室和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协助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医院负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4、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到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员并指导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液体溢出物应采取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
5、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6、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到最近的诊疗室处理。
7、医疗废物暂存点发送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办公室、医务科、医院主管报告,并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上述第三条做好相应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并按第三条要就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措施。
9、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参照上述第三点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灯紧急处理措施。
10、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11、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区卫生局、环保部门报告。
12、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行政后勤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对外相关部门联络等工作。
1、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一次。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
二、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锐器盒满3/4时必须及时更换。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扎口和贴标签。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暂存、密闭运输。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出入应当每天有登记,送出去有接收记录,专人负责。
医疗废物清运员清运时实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字。应用联单转运。签字记录保存至少3年。
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一次,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制定的暂存场所,统一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
三、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它各种缴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处理方法:以上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后,出专人定时、定路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垃圾桶收集到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后由专人清运焚烧处理。
各种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学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及一次性使用空针、输液器、输血器的针头部分等。
处理方法:产生后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收集于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
3、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品包括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处理方法:由药剂科设专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药品区,及时上报药品管理部门,并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处理,处理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4、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包括医学音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等。
处理方法:用专用贮存桶贮存到一定量后交由市环保局指定的专门机构处理。
5、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利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4
一、演练组织
指挥长:肖勇
负责人:刘贺
参加人员:麻醉医师、手术医师:
巡回护士:
传超器械护士:
观摩人员:手术室全体人员
二、工作职责
1、指挥长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
2、具体负责人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
3、巡回裴劲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通知手术医师
4、医师负责评估患者,迅速关闭切口
5、麻醉医师包义勇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
病人呼吸。
6、护士曹传超负责协助麻醉医师
7、护士高慧慧负责准备急救药品运送病人
三、演练场景
20xx年11月20日下午17时,宣城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正在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突然接到“火警”,1号手术间区域有浓烟和火情出现,并且迅速蔓延,
必须立即护送病人撤离!消防警铃随即响起,5号手术间正有1台全麻LC手术进行中,肖勇主任发布撤离指令并打119电话报警,通知院领导,紧急救援病人。另外当班护士打开安全通道,尽可能转移贵重仪器及资料,接到撤离指令后,无影灯下,主刀医生迅速吩咐:“关闭伤口!”在助手的帮助下,简单快速地将病人腹部切口进行缝合,并覆盖消毒纱布垫,护士及时用消毒绷带绑紧腹部,手术室接送人员早已将流动推床调整好高度推到了手术台边,大家一起将全麻病人小心移上流动推床。麻醉师轻轻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病人可以转运了。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术中病人就从手术室被“抢救”到了手术楼外的`安全区域。
四、演练流程
正在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突然接到“火警”消防警铃随即响进行中的手术接到撤离指令后,立即关闭切口手术室接送人员早已将流动推床调整好高度推到了手术台边将全麻病人小心移上流动推床麻醉师轻轻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病人可以转运术中病人就从手术室被“抢救”到了手术楼外的安全区域。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5
近年来医疗废物在社会上到处乱排放,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输血器、注射器被社会上不法之人加工制成塑料制品以牟取暴利,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我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根据卫生部“关于依法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人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内、外、妇产科、供应室及检验科、药剂科、防保科负责人具体抓本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二、废物管理要求
各科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对本科的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
三、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病人用的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敷料,传染病人或疑是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打包后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放在医院规定的统一地方由清洁工专人运往十吨锅炉焚烧。
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塑料试管剪断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裝黄色塑料口袋――贴上感染性废物标签――交供应室作高温压缩毁形――集中处理。
对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玻片、玻璃试管、刀片等先用含氯制剂消毒后装入专用盒盛装――贴上损伤性废物标签――供应室集中处理。
对废弃的血清、血液由各科总务护士负责煮沸20分钟后排放。
防疫科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用专用容器盛装――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清洁工送十吨锅炉焚烧。
废弃的化学制剂、过氧乙酸、戊二醛、消毒剂及过期变质的废弃药品,包装后贴上药物性废物标签――交还药品供应商。
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成员名单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为了认真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职责,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焚化过程中必须严格登记。
1、清洁工人在定时收集完科室的医疗废物后应过秤重量,按医院规定填写医疗废物运送三联单;一联贴在医疗废物塑料污物袋上,二联放入焚化处理厂信息统计箱中,三联由清洁工妥善保管。医疗废物运送前应注明:科室、袋数、公斤、责任人、由清洁工统一送至焚化处理厂。
2、焚化工人对各科室运送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逐一登记,焚化并签名,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
医疗废物处置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对运送人员进行有关专业技能和职业卫生防护的培训,并达到如下要求:
1、专业技能
(1)熟悉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掌握环保部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2)熟知本岗位的职责和理解规范的重要性;
(3)熟悉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标识要求,装卸、搬运医疗废物容器(如包装袋、利器盒等)、周转箱(桶)的.正确操作程序;
(4)在运送途中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外溢、散落等应急情况时,知道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2、职业卫生防护
(1)了解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险性,以及坚持使用卫生防护用品的重要性;
(2)运送人员在运送过程中须穿戴防护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防护用品;
(3)运送人员体检:2次/年,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医院感染培训教育制度
1、每年应对本院医务人员至少进行2-3次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对新调入人员尤其是医生、护士、卫生员要进行岗前教育,目的是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主动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科室领导要定期安排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根据各专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本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3、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组织学习或专题讲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当前医院感染发展动态。
4、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监控员(医生和护士)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讲座和交流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情况。
5、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深入教育。
6、积极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学术活动,加强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医疗废物转运联单管理制度
1、医院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由清洁工每日清理转运1-2次,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毁形、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运往医院指定的焚烧地点集中焚烧处理。医院所有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由清洁工及时清运或在装满3/4时负责封袋运送,原则上每天上午11时或下午17时以前封袋运送一次。在运送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需转运的医疗废物进行封口结扎。
2、个别科室医疗废物如需存放1-2天,存放地应有遮盖设施,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并有冲洗及消毒措施,清洗过程中的废水应排入医院的污水系统。
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制度
1、分类收集原则:减少有毒有害废物和带传染性废物的数量,有利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2、回收利用原则:避免浪费;
3、减量化原则:通过重复利用,破碎,压缩,焚烧等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和数量;
4、无公害原则:废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及卫生法规标准要求;
5、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收集的废物分别进行处理。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6
一,大面积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应急程序
1.接到通知之际做好迎接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
2.患者进入手术室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吸氧、备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3.通知医学专用师与有关科室的手术医师立即到达。
4.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备好抢救药品及医学专用机,积极配合抢救。
5.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物品。
6.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关心并安慰患者。
二,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与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应通知立即停止手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已备检验。
3.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学专用医生进行紧急救治,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的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三,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措施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3.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手术,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去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四,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
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机器时,需找代替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照明等。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以备突然停电,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4.通过电话与电工组联系,查询停电原因。
5.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五,火灾的应急程序
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处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
2.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灭,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诉准确方位。
4.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5.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6.尽可能切断电源、撤除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
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7
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指挥室成员。
2.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成员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室成员: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各组组长:负责灭火、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全场职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事故发生后,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指挥部应经常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让每个职工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接受应急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事故时能采取正确及时的行动。
3.污染事故现场防范措施
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首先从设计、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这是减少环境风险的基础。然后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1)对已确定的风险源和污染隐患,企业在考虑厂内职工和厂外敏感目标的安全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和防火、安全方面的规定确定厂区的总平面布置:
①将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生产装置区分离设置
②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生产设备保持适当距离。
③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与集中办公区分离。置在非主导风向。
④临时存放处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2)设置1000m3事故池。危险废物进入水体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泄漏源进行保护,同时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导入事故池。
(3)警示标识
在危险废物临时存放处设置明显警示标识。由风险区所在车间安全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和检查。
(4)事故排水应急措施
企业设置应急事故池1000m3。为了控制和减少事故情况下毒物和污染物从排水系统进入环境,本项目的污水、清净下水、雨水排水系统等在排出装置前设立闸门,对清净下水、雨水排放管前设立缓冲池和切换设施,事故时切换至事故池收集处理,杜绝事故废水直接进入地表水体。在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设置地面围堰,将含有危险废物的废水全部收集至事故池。
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
4.水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网后,首先切断污染源,根据泄漏点区域及时收集或回收污染物料,关闭雨水和清下水外排阀,含汞废水进入本厂事故池,在分析事故废水含汞浓度后,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监测达标后再排入厂内污水设施。
废水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在危险废物进入厂内污水管处,离危险废物临时储存设施最近管网阴井、出现超标的雨水排放口、污水调节池或污水处理装置的尾水排放口中,视事故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事故废水监测点和监测因子。
5.应急预案的分级与响应
5.1应急预案的分级
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分级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应急预案分级体系与事故分级对应也包括3级:
Ⅰ级(厂外级)应急预案
Ⅱ级(厂级)应急预案
Ⅲ级(车间级)应急预案
分级的依据主要是事故的'大小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5.2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将事故分为I、II、III级。
(1)一级事故:是指后果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厂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地方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2)二级事故:是指后果重大或特别重大,且发生后能持续一段时间,事故控制及其对生产、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依靠车间内自身力量不能控制,需要厂部或相关方面救援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3)三级事故:是指依靠车间或现场就能控制,不需要救援的事故。
5.3应急响应
5.3.1在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等环境污染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岗位带班长要按照车间事故预案的要求,立即上报车间调度和公司调度,同时组织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安全区域。
5.3.2公司调度接到报告后,立即要求化验人员对危险废物泄漏的区域进行分析化验,同时要求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结果及时将含x废水导入事故池。
5.3.3污水处理设施当班人员根据化验人员化验事故池中含汞浓度,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其中的x,达标后,再将事故池中废水排入厂内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
5.3.4如果出现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危险废物进入水体事故,企业应急指挥部要及时通报污水处理厂,以便污水处理厂采取应对措施。
企业平时应备足备齐各项应急物资和制订周密的对策方案,在不可抗拒事故(暴雨、洪水等)发生时,采取疏导和构筑围堤等方式,防止企业产生的污水逆流影响京杭运河。
6.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火警:119
治安:110
急救电话:120
电力公司:
消防中队: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电话: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8
为切实做好发生火灾时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疏散,防御和减轻灾害,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麻醉科、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 组织指挥人员
白天:科主任、护士长。 夜间:值班麻醉医师。
主要职责:负责麻醉科、手术室火灾消防抢险指挥工作。
(二)火灾应急程序
全科工作人员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不论何时,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要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扑灭。通知保卫科及总值班,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在不危及周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措施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保卫科及总值班汇报。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3、着火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
(2)通知保卫科及总值班。
(3)指挥人员立即组织手术患者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
术室护士紧急疏散。
(4)若有人员受伤,把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立即进行抢救。
(三)人员疏散程序
1、方针原则:当手术室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患者先撤、重患者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2、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令,立即组织好手术患者及其家属,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3、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4、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资料。
5、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并告知准确方位。
6、医务人员未得到指挥下达的撤离命令不得撤离工作岗位,要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保护病人及国家财产的安全。
(四)紧急疏散方式
1、紧急疏散路线:
①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
手术室——内走廊——病人出入口处楼梯。
②③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
手术室——污物通道——职工出入口处楼梯。
2、紧急疏散集结地点:住院楼1楼前空地。
3、切记不可坐电梯!。
(五)紧急疏散后措施
1、指挥人员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领导或消防队员。
2、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3、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并将本病区火灾中病人情况向科主任和医院汇报。
4、科主任将本科火灾后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院长。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9
一、演练组织
指挥长:
负责人:
参加人员:麻醉医师:
手术医师:
巡回护士:
护士:
观摩人员:手术室全体人员
二、工作职责
1、指挥长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
2、具体负责人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
3、巡回裴劲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通知手术医师
4、医师负责评估患者,迅速关闭切口
5、麻醉医师包义勇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
6、护士曹传超负责协助麻醉医师
7、护士高慧慧负责准备急救药品运送病人
三、演练场景
20xx年11月20日下午17时,宣城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正在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突然接到“火警”,1号手术间区域有浓烟和火情出现,并且迅速蔓延,必须立即护送病人撤离!消防警铃随即响起,5号手术间正有1台全麻LC手术进行中,肖勇主任发布撤离指令并打119电话报警,通知院领导,紧急救援病人。另外当班护士打开安全通道,尽可能转移贵重仪器及资料,接到撤离指令后,无影灯下,主刀医生迅速吩咐:“关闭伤口!”在助手的帮助下,简单快速地将病人腹部切口进行缝合,并覆盖消毒纱布垫,护士及时用消毒绷带绑紧腹部,手术室接送人员早已将流动推床调整好高度推到了手术台边,大家一起将全麻病人小心移上流动推床。麻醉师轻轻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病人可以转运了。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术中病人就从手术室被“抢救”到了手术楼外的安全区域。
四、演练流程
正在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突然接到“火警”消防警铃随即响进行中的手术接到撤离指令后,立即关闭切口手术室接送人员早已将流动推床调整好高度推到了手术台边将全麻病人小心移上流动推床麻醉师轻轻拔下病人的固定呼吸机,换上简易呼吸囊手控维持病人呼吸,病人可以转运术中病人就从手术室被“抢救”到了手术楼外的安全区域。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0
为切实做好发生火灾时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疏散,防御和减轻灾害,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麻醉科、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指挥人员
白天:科主任、护士长。
夜间:值班麻醉医师。
主要职责:负责麻醉科、手术室火灾消防抢险指挥工作。
(二)火灾应急程序
全科工作人员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不论何时,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扑灭。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在不危及周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保卫科汇报。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3、着火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
(2)指挥人员立即组织手术患者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紧急疏散。
(3)若有人员受伤,把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立即进行抢救。
(三)人员疏散程序
1、方针原则:当手术室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患者先撤、重患者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2、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令,立即组织好手术患者及其家属,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3、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4、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5、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6、医务人员未得到指挥下达的撤离命令不得撤离工作岗位,要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保护病人及国家财产的安全。
(四)紧急疏散方式
1、紧急疏散路线:
①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手术室——内走廊——病人出入口处楼梯。
②③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手术室——污物通道——职工出入口处楼梯。
2、紧急疏散集结地点:急诊楼1楼前空地。
3、切记不可坐电梯!
(五)紧急疏散后措施
1、指挥人员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领导或消防队员。
2、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3、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并将本病区火灾中病人情况向科主任和医院汇报。
4、科主任将本科火灾后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院长。
【程序】
1、引起火灾的原因、火灾范围、人员伤势、评估可使用的安全通道、防火灭火所需用物性能、放置位置、通知保卫科或行政总值、组织现有人员、灭火器材积极扑救,控制火势组织灭火扑救
2、立即切断火灾现场供电和供气、撤离易燃易爆物品、协助手术、麻醉医生尽快为手术台上病人包扎止血撤离手术病人。
3、需辅助呼吸病人,接好呼吸囊维持人工呼吸和工作人员。
4、迅速疏散人员,撤离火灾现场,切勿用电梯在生命不受威胁、火势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尽可能抢救抢救贵重仪器和资料,转至安全处。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1
为切实做好发生火灾时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疏散,防御和减轻灾害,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麻醉科、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 组织指挥人员
白天:科主任、护士长。 夜间:值班麻醉医师。 主要职责:负责麻醉科、手术室火灾消防抢险指挥工作。
(二)火灾应急程序
全科工作人员要树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不论何时,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以下操作: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要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扑灭。通知保卫科及总值班,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在不危及周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措施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保卫科及总值班汇报。必要时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
3、着火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立即敲碎火警破玻器报警。
(2)通知保卫科及总值班。
(3)指挥人员立即组织手术患者及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紧急疏散。
(4)若有人员受伤,把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立即进行抢救。
(三)人员疏散程序
1、方针原则:当手术室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患者先撤、重患者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2、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要听从指挥人员的指令,立即组织好手术患者及其家属,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3、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捂住口鼻,防止窒息。
4、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资料。
5、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 并告知准确方位。
6、医务人员未得到指挥下达的撤离命令不得撤离工作岗位,要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保护病人及国家财产的安全。
(四)紧急疏散方式
1、紧急疏散路线:
①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 手术室——内走廊——病人出入口处楼梯。 ②③号手术室病人及医务人员撤离路线: 手术室——污物通道——职工出入口处楼梯。
2、紧急疏散集结地点:住院楼1楼前空地。
3、切记不可坐电梯!
(五)紧急疏散后措施
1、指挥人员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领导或消防队员。
2、医务人员迅速对摔伤、砸伤、烧伤、踩伤的病人实施救治。
3、医务人员对本病区的患者逐一检查、治疗,并将本病区火灾中病人情况向科主任和医院汇报。
4、科主任将本科火灾后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院长。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2
(一)为了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全县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程度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称大面积停电事件是指电力生产因发生重特大事故或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电网减供负荷而引起的停电事件。
(三)按照电网停电范围和事故严重程度,将大面积停电分为I级停电事件和Ⅱ级停电事件两个状态等级。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电网进入I级停电事件状态:
(1)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本县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含);
(2)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本县县城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含);
(3)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遭受大范围破坏,造成本县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40%以上(含),并且造成重要输变电设备受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4)因市级电网供电短缺等各类原因引起电力供应严重危机,造成本县电网拉限负荷达到正常值的70%以上(含),并且对本县电网正常电力供应构成严重影响;
(5)因重要发电厂、重要变电站、重要输变电设备遭受毁灭性破坏或打击,造成区域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含),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2、Ⅱ级停电事件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电网进入Ⅱ级停电事件状态:
(1)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10%以上(含),30%以下;
(2)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本县城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含),50%以下;
(3)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遭受大范围破坏,造成本县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20%以上(含),40%以下;
(4)因市级电网供电短缺等各类原因引起电力供应危机,造成本县电网拉限负荷40%以上。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县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总指挥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必要时由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县供电局局长、县经贸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供电局、县经贸局、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气象局)、县消防大队、县电信局、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乡(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统一指挥应急求援、事故抢险、电网恢复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各项工作;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研究和部署重大应急决策;决定实施和终止本预案;宣布进入和解除电网I级停电事件状态,具体应急指令;必要时建议县政府报请市政府启动市级应急预案。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供电局,由县供电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落实县指挥部部署的各项任务,执行应急指令;及时掌握应急处置和供电恢复情况;负责下情上报和上情下达;组织制订、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三)指挥部下设若干应急工作小组,各应急工作小组划分与职责:
1、抢险救援组
县供电局牵头,由县安监局、消防大队等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范围,恢复电网供电。
2、电力调度组
县供电局牵头,由县水务局等组成。
主要职责:执行上级调度命令,调度电网事故处理;启动调度事故处理预案,控制事故范围,保证主网安全,恢复电网供电;做好水电站的协调工作,做好应急电力保障。
3、安全警戒组
县公安局负责,主要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工作;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等。
4、后勤通讯组
县经贸局牵头,由县财政局、交通局、气象局、电信局、移动分公司及联通分公司等部门组成。
主要职责:保障有关应急物资和居民生活资料的供给;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经费;保障抢险救援、必要生活资料等应急运输;提供应急气象服务和通讯保障等。
5、宣传报道组
县委宣传部牵头,由各新闻媒体等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对外信息以及新闻审查和。
(四)各乡镇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完善应急处置体系。
二、应急响应
(一)Ⅰ级停电事件响应
1、事件报告
(1)发生Ⅰ级停电事件时,县供电局应将停电范围、停电负荷、发展趋势等有关情况报告县政府,并请求启动本预案。
(2)总指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宣布启动预案。同时提请县政府并将有关情况向市政府及省、市电力部门报告。
2、事件通告
(1)发生Ⅰ级停电事件后,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将事故影响范围、发展过程、抢险程度、预计恢复时间等内容向有关部门、单位通报。
(2)发生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敏感事件时,指挥部办公室要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指挥部,由指挥部报告县政府。
3、应急处置
发生I级停电事件后,各应急工作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组织力量开展事故抢险,修复电力设施,恢复电力供应。
(1)电网与供电恢复:县供电局要尽快启动《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停电事件性质,相应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黑启动应急预案》、《事故拉限电方案》等应急分预案,恢复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
在特别紧急情况下,应先行采取必要措施,隔离事故区,控制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尽可能保持主网安全和非事故区电网正常供电。在电网恢复过程中,电力调度机构应协调电网、电厂、用户之间的电气操作、机组启动、用电恢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留有必要供电裕度,在条件具备时,优先恢复重点地区、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各发电厂应严格按照电力调度命令恢复机组并网运行,调整发电出力。在供电恢复过程中,各电力用户应严格按照调度计划分时分步地恢复用电。
(2)社会应急:发生I级停电事件后,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开展社会停电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各类电力用户要及时启动相应停电应急预案,有效防止各种次生灾害。特别是停电后容易造成重大政治影响、重大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的党政机关等单位,应迅速启动保安电源。各类人员聚集场所迅速启用应急照明,组织人员有组织、有秩序地集中或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扩大应急:发生I级停电事件超出本县修复电力设施,恢复电力供应能力时,县指挥部提请县政府请求省、市政府启动省、市级应急预案。
4、应急结束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由县指挥部宣布解除I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通报信息:
(1)电网主干网架基本恢复正常接线方式,电网运行参数保持在稳定限额之内;
(2)停电负荷恢复80%以上(含),县城城区负荷恢复90%以上(含);
(3)无其他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正常电力供应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威胁的事件。
(二)II级停电事件响应
发生II级停电事件后,由县供电局请示县政府,就有关应急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报告指挥部办公室。
(三)信息
县委宣传部负责对事故信息的.工作,配合县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主要新闻媒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做好信息工作。
三、后期处置
(一)事故调查
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后,由县政府会同市电业局,组织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客观、公正、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恢复情况、事故损失等。
事故调查工作包括调查组的组成、应急救援情况的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技术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的查明、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提出安全预防措施建议等。
(二)改进措施
1、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后,县供电局要及时联合攻关,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电力运行方案及电力应急预案。
2、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社会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社会停电应急救援、事故抢险与紧急处置体系。
四、应急保障
(一)技术保障
县供电局应结合电力生产特点和事故规律,制定覆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处理、恢复全过程的部门应急预案;加快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强化电网结构;加强电网分析和仿真机演练;及时制订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和事故紧急拉限电方案,为电网事故处理提供有效手段;积极指导电力重要用户制定应急抢险的保电措施并予以落实。
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制定并落实应对大面积停电的预防性措施、限制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及防止发生连锁反应的紧急控制措施,以及快速有效的生产恢复措施;要经常性地组织有针对性的联合处置事故演习,定期组织应急抢修、停电抢修演练。
(二)装备保障
县有关部门要根据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三)人员保障
县供电局要加强电力调度、运行值班、抢修维护、生产管理、事故救援队伍建设,通过日常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救援抢险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力工作安全规定做好人身安全防护。
五、附则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3
为了有效预防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就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应急预案主要任务
1.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工作。
3.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抢救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4.加强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领导组织
经卫生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卫生院医疗废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院内各科室及村卫生室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监管部门
地点:院办公室电话:
四、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
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卫生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及县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五、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报告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若干人以上死亡或者若干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县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六、预防控制措施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七、应急处理
1、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急处理领导小组积极组织一切力量进行抢救,并保障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所需物资的供应。
2、对新发生的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时制定工作措施和治疗方案,完善各种医疗文书。
3、及时认真的分析、总结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传染源及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八、法律责任
(一)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对意外事故隐瞒、缓报或谎报者要负法律责任。
(二)未依照《条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和不履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者,都要负法律责任。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4
手术室是医院内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非常重要。以下是手术室最新版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目的
手术室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损失和失误。它旨在在医疗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事故的风险和危害程度,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二、应急预案的范围
手术室应急预案包括医疗设备失灵、患者意外死亡、医护人员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等突发情况的处理和应对。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步骤
1.事故报告:当手术室发生事故时,医护人员立即向医疗服务中心和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现场治疗:在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做好准备。手术室内医护人员通过简单的`救护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痛苦、缩小损失。
3.组织医疗救治:当手术室内出现重大医疗事故时,医院内应急救护队伍应立即组织,尽快赶到现场,处理事故。
4.组织会诊:当患者的病情超过本医院的处理能力时,应立即组织会诊。
5.协助保险公司处理事故:当患者因手术室事故导致的损失需要保险公司理赔时,医院应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处理相关手续。
四、应急预案的'应急资源
1.杜绝医疗设备故障、制定相关预案,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避免设备故障对治疗造成的影响。
2.医院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向调配救护车或专车送患者到相关的医院,保障手术室患者的治疗。
3.医院可设置专门的医护队伍,管理专用的应急车辆,保障医院应急处置工作的快速和高效。
手术室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医院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资源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医院的安全稳定。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5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2、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4、根据医疗废物
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5、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6、应急处置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
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
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7)、水源污染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8)、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要对所辖区域的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同时上报。接受县卫生监督所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医疗废
物处置、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10)、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要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靖安中心卫生院
医疗手术应急预案 篇16
一、建立手术室、麻醉科火灾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总指挥为手术室护士长,麻醉科主任,成员包括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工勤人员等。将人员分为通信联络组、灭火行动组、引导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四个组。
二、手术室内消防设施:
(一)干粉别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提、二拉、三对准、四按压。
(二)消火栓:一报警、二连接、三开水、四灭火。
(三)手动报警装置。
(四)烟雾探测器及喷淋装置。
(五)消防通道。
(六)消防广播.
三、任何时候在手术室发生火灾,应遵循R.A.C.E原则。
(一)救援(Rescue):组织病人及时离开火灾现场;对手术病人,应采用抬、背抱、平车等方式转移。关闭设备电源,搬离设备,按贵重设备现转运的方法按序搬运。
(二)报警(Alarm):利用就近电话或消防手动报警装置按钮,及时拨打“119”火警和单位电话“3119”(消防值班室),报明起火部门、详细地址、燃烧物质、有无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尽快通知临近□□或部门关上门窗、熟悉灭火计划和随时准备接收病人;与此同时向保□□科室护士长和行政总值班汇报,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或引导消防车进。
(三)限制(Confine):关上门窗,防止火势蔓延,关闭氧气,空气开关,停止使用麻醉气体。
(四)灭火或疏散(Evacuate):如果火势不大,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火势太猛,按疏散计划,及时让病人和其他人员撤离现场。在起火楼层的三个层次一下,向外疏散,将病人转移到病房楼外。
四、发生消防紧急状况时成员分工:
(一)日间:人员分组:总指挥手术室护士长、麻醉科主任,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到达后,现场指挥权交由保卫部;公安、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达后,所有人员均服从公安、消防部门的指挥。
通信联络组:首先发现火源的`工作人员,护士长,前台工作人员。灭火行动组:当时听急诊手术的所有麻醉、护理人员、巡回护士,医生助手、麻醉助手。
引导疏散组:总务护士、各手术房间麻醉医师、洗手护士、手术医师、工勤人员。
后勤保障组:器械室护士、科主任、护士长。
(二)夜间:夜班值班人员包括麻醉医师2人,手术室护士3人,工勤人员1人,手术医师2-3人,机动2-3人(麻醉实习1人,手术室护士实习□人)。
通信联络组:首先发现火源的工作人员、前台工作人员。
灭火行动组:巡回护士、辅助/实习麻醉医师、二助/参观手术医
引导疏散组:手术间麻醉师、洗手护士、手术医师。
后勤保障组:听班护士和麻醉师。
五、发生消防紧急状况时各组职责:
(一)通信联络组:
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火警和单位电话“3119”(消防值班室),报明起火部位、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参与引导疏散工作。
(二)后勤保障组:
指挥现场人员向两侧通道迅速疏散,防止拥挤踩踏。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检查是否有遗漏人员。及时解决火灾救援中出现的各种需求。
(三)灭火行动组:
灭火行动组必须熟知消防水龙及消防器材的位置。发生火灾时,灭火行动组迅速就近提取灭火器赶到起火部位进行灭火。
切断电源,关闭氧气阀门,清除火源周边的可燃物。发生火情后,消防监控室值班人员要及时通知配电室及供氧站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负责处理现场及附近楼层(部位)电源及氧气阀门。
灭火后,彻底清理火场,防止复燃,保护好现场,便于调查。
(四)引导疏散组:
不离开病人,保持镇定,稳定病人情绪。
根据疏散病人处理程序,做好手术病人伤口的保护。听从指挥,有只需地转移手术病人。转移病人时,不要乘坐电梯,走手术室专有安全通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可能地将身体放低位置。
做好手术记录及病人病理的转移与保管。
物资疏散顺序:易燃危险物品→贵重物品→一般物品。
-
想了解更多医疗手术应急预案的资讯,请访问:医疗手术应急预案